|
工会普法专栏(第二期)|实际提供劳动所在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时,用人单位对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不服,能否在用人单位所在地起诉?工会普法专栏(第二期)|实际提供劳动所在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时,用人单位对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不服,能否在用人单位所在地起诉?在现代社会,劳动争议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出现纠纷时,通常会首先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然而,当仲裁裁决出来后,如果一方不满意,是否可以选择在对自己更有利的地点起诉呢?本文旨在探讨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地提起仲裁后,用人单位能否在用人单位所在地起诉的问题。 一、劳动争议的仲裁前置程序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通常采用仲裁前置程序,即双方在出现争议时,应先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一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别 劳动合同履行地,即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所在地,是仲裁和诉讼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用人单位所在地,则是指用人单位的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三、仲裁裁决后的起诉地点 对于仲裁裁决结果,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具体在哪个地点起诉,则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种情形: ❊员工起诉:员工通常在劳动合同履行地起诉,这样可以确保仲裁管辖地与法院管辖地一致,避免出现管辖冲突。 ❊企业起诉:如果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理论上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起诉。但需要注意,如果仲裁裁决书已经明确指定了管辖法院,用人单位只能向该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